葛文俊:技术也可以很诗意
来源:筑龙网投稿 2014-09-03
Q:说说您的建筑设计理念,就以青奥能源中心为例。
【葛文俊】:我想我们的设计理念是“招无定式”:在不同的设计中我们会有不同的关注点、切入点、和具体策略,“恰如其分”我们的目标。
以青奥能源中心为例:由于它的功能是服务性综合体,所以“效率”和“性能”是我们对这个建筑的基本判断;然而能源中心又紧邻青奥村的南大门,它必须具有“标志性”的外形并对公众具有足够的“亲和力”。此建筑从设计到建成仅有两年时间,所以“快速建造”是我们在设计之初就慎重考虑的重要因素。
“效率”是巴士首末站与充换电站设计的核心。平面布置简洁,识别度很高,纵走向的LED照明,更强化了巴士站高效、快速的特征。对于三、四层的能源机组,建筑的“性能”至关重要:外百叶可提供最高的遮阳效率且保证通风,从而避免能源机组过热。
同时能源中心体现了作为青奥建筑应有的“标志性”。百叶的设计受鸟类翅膀启发:在天光下呈现出羽毛般的层次感;其龙骨呈放射状,神似展翅的瞬间,隐喻“放飞的鸽子”,象征五环的精神:自由与和平。青奥能源中心外景
由于面对青奥村,“亲和力”是它的使命。能源中心为年轻人提供一个展现自我和与人交往的场所:建筑最南端的“梦想阶梯”正对青奥村,在夏日的夜晚,年轻的朋友们可以结伴坐在大台阶上畅谈理想,自在交往;或在层层跌落的平台上翩翩起舞,分享青春。
能源中心的设计在最初就考虑到“快速建设”的需求:我们巧妙地选用了“直纹双曲面”,其特征为:连接上、下两边等分点的龙骨都是直线,水平的百叶每一根也都是直线。其新锐、独特的造型,全部由直线渐变的构造方式实现,保证了整栋建筑的建造在一年半以内完成。
Q: 如今城市千遍一律,如何通过建筑设计来体现城市特色。
【葛文俊】:在古代,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气候、民俗、建筑材料和营造方式。各地建筑特征明显:徽州建筑有节奏明快的马头墙,江南水乡有深远的出檐和方便雨天行走的廊道,山西的建筑有敦厚但不失优雅的硬山,到了黄土高坡,挖山而建的窑洞,就成为冬暖夏凉的居所。我们会发现这些“地域性特征”多来自于当地特有的“建筑材料与建造技艺”、“气候”、和长期形成的“文化内涵”。
千遍一律的城市风貌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问题,是“效率至上、经济至上”的价值观的问题。很多建筑师在业主的要求下,不得不选择最经济、有效的结构形式。在建筑外墙的施工中,通常工期和预算根本不允许采用传统的材料和营造方法,而必须选择可快速拼装的工业化外墙产品。悲哀的是:很多建筑师久而久之形成了思维惯性,在条件允许的时候,却忘记打破这些鄙陋的常规。当然有一些建筑师做得很好,比如王澍设计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就利用搜集的旧瓦片,铺设别有风情的小披檐,令我体验到在传统建筑中才能看见、听见的江南的雨。雨就是江南城市的特色。
传统建筑与当代建筑对待“气候”的态度截然不同:传统是“适应”,而当代是“隔离”。所以从广州到哈尔滨,几乎所有的当代建筑都被一层严实的“表皮”包裹起来,夏天开冷气,冬天开暖气,与世隔绝。所以建筑的特征都寄托在奇特的形体之上:“鸭蛋”形国家大剧院,“莲花”形上海东方艺术中心,虽然令人印象深刻,但与中国传统的美感背道而驰。一些优秀的本土建筑师一直在寻找当代建筑中的古典气质。比如葛明设计的如园,他把一个四层的办公建筑设计成一个水平伸展的园林,建筑与自然浑然一体,就好像我们老祖宗相信的那样。
如园 关于“文化内涵”,有些建筑师根本不理解水平伸展的,弱化形体而突出空间氛围的中国传统建筑,而是断章取义地提取出所谓的“文化元素”,嫁接到体量巨大,唯我独尊的当代建筑,不协调是必然的结果,长安街两侧这样的建筑比比皆是。这些被嫁接的“无用之美”牵强生硬,毫无美感。我认为应当发掘当地传统建筑中的智慧,用它作为实现当代空间的手段。比如我们工作室(堂朔空间)的作品曲塘规划展览馆:我们学习当地园林建筑营造飞檐的“翼角飞椽”结构逻辑,营造三维曲面的屋顶,实现流动的展示空间的同时具有荷叶的神韵,与对面的荷塘相得益彰(荷是当地的象征)。大雨的时候,雨水集聚在波浪屋檐的低点,倾泻而下,落入荷塘;和雨中的荷叶异曲同工。每逢大雨,市民会竞相来访,口口相传,成为当地的景点。所以曲塘的特色不仅可以被承袭,更可以被创造。
Q:您认为,现在城市建筑设计主要有哪些问题?
【葛文俊】:现在的城市建筑多数很“自私”:我们的住宅为了最大化销售的利益,很多高层住宅像巨大的碑林一样排列,全然不顾城市空间的品质,反观欧洲的城市住宅对于街道和广场空间就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这与市民的公共意识和建筑师对于城市的尊重是分不开的。很多政府的建筑只服务于政绩,宏达的“公共空间”被用做花坛或尺度巨大的广场,他们并不希望市民参与其中;反观欧美城市都会有一个“Mayor Plaza”(市长广场),也就是市政厅前面的公共广场,通常是这个城市最热闹的地方之一。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建筑师应当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大效益中取得一个平衡。比如挪威的奥斯陆大剧院:倾斜的屋面面向大海,在北欧短暂的夏天里,这里大受欢迎。无论你是否能付得起音乐会的票,所有人都可以在它的屋顶上晒太阳、观海、享受公共生活。
Q:如何在建筑设计中秉持并体现环保理念?
【葛文俊】:节能环保是一个建筑最起码的素质,就好比一个人会走路一样,不应成为可以标榜的“特长”。但是作为设计师,我们经常考虑将节能环保的理念用显性的方法表现出来,并且表达一定的艺术性。就好比一个人会走路不稀奇,但要走出“凌波微步”的美感,还是相当讲究的。伊斯兰风格的古典园林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由于干旱,在灌溉中节约用水至关重要;以西班牙科尔多瓦大清真寺的庭院为例:橘树矩阵式种植,砖砌的灌溉渠可将清澈的山泉精确地引到每一棵树下;在炎热干旱的夏季,早、晚各一次的灌溉成为一种仪式,一个美妙的时刻。
Q: 您觉得中国城市建筑在环保、节约等方面和国外相比,大概是处于一个怎样的水平?
【葛文俊】:我认为我国在先进节能环保的技术上,并不落后于国外,比如在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方面占据领先地位。但是技术只是实现节能的一类途径而已,作为建筑师应当利用有效的空间设计,通过“被动式节能”的方式,降低投资和运营、维护成本,有效实现“高性价比”的节能环保效果。 八年前,我在麻省理工留学的时候,曾花了一个暑假的时间,把图书馆关于绿色技术的书籍全部浏览了一遍,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中国对节能环保的关注历史只有十几年,而欧美国家对此关注已有上百年。在太阳能光伏发电、地源热泵、纳米保温涂层等先进技术出现之前,西方国家的建筑师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使用“被动的节能方式”让建筑空间达到舒适的目的。比如在寒冷的冬季,公共建筑应允许最多的太阳辐射照入室内,利用温室效应,提高室内温度;在住宅的设计中,我们会利用一定厚度的比热容较大的材料,在白天吸收太阳辐射的能量,滞后12小时对室内单方向释放出来,达到夜间采暖的目的。在炎热的夏季,我们通过“烟囱效应”促进在无风环境下的自然拔风,带走热量;在办公建筑里可以通过夜间净化通风,带走建筑结构中的热量,较冷的结构会在白天吸收室内的热量;我们更愿意利用建筑周边的水景,利用“蒸发吸热”的原理,与自然通风结合,达到给室内降温的目的。
总之,我认为国内建筑师,不应只瞄准高科技的技术,应多学习西方在绿色设计理念上的百年积淀。我认为“被动节能技术”投资少,几乎没有运营和维护的成本,非常适合并不富裕的中国社会。而“被动式节能技术”的另一价值在于:可以将节能环保的理念“诗意”地表达出来;比如洒满冬日暖阳的门厅,夏日阴影里清凉的流水,实现烟囱效应的同时获得美妙的天光;这些景致在带来舒适感的同时,更给人精神上的愉悦。将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才是设计的真谛。
青奥能源中心主持建筑师 葛文俊先生
青奥能源中心主持建筑师葛文俊先生:堂朔空间设计研究室成立于2011年,主持建筑师葛文俊,师从著名建筑教育家葛明教授、著名建筑师张永和教授;获东南大学建筑学学士、麻省理工学院理学硕士;曾担任麻省理工学院客座讲师,现担任东南大学客座讲师;曾获2005年北京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学院组金奖,南京321领军型科技人才称号。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