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行业有周期,沉沦的建筑业会复苏吗?

众所周知,房地产行业的黄金期已经结束。与之息息相关的建筑土木专业受到牵连,随着建设量缩水,从业人员的待遇普遍大不如前,而付出的工作精力有增无减。又到了大学录取季,高三的同学们陆续收到通知书,几家欢乐几家愁。市场是最好的晴雨表。去年,作为建筑老八校的清华大学和东南大学,其建筑学专业都没能招满,因而有调剂名额。据报道,有学生被调剂后,由于不满意专业,决定复读。建筑行业会一直愁云惨淡吗?行业周期会不会迎来新的一波发展期?

 

网红“劝退”:建筑学投入产出比低

今年爆火出圈的张雪峰,对于建筑学,实力“劝退”。

张雪峰本人是郑州大学给排水专业毕业,标准的土建类出身。他对本行业的观点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他认为,对于家境一般、毕业后需要尽快自立的年轻人,根据当下的就业形势,建筑学专业不值得报考。建筑学学制五年,比大部分专业多一年,且上学期间就要熬夜赶作业。

进入社会,选择设计院,也因为是乙方,要迎合甲方要求,没有底限地反复改图。最难以接受的是,高强度的工作没有与之匹配的高收入,投入产出比低。

直白点说,同样是“秃头爆肝”,理工科学生不如为了真金白银,选择岗位更多、适应性更广的计算机和电子工程专业。

 

应届学子忠告:不要“跳坑”

套用当下的流行语,许多建筑学子可能是:质疑转行者 / 理解转行者 / 成为转行者。

博主“三 街 水 怪”在自媒体号中,坦承了毕业前后的经历。

他在2022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专业。由于连续加班导致身心疲惫,于今年年初,从成都某国有设计院辞职。

在一个月前发布的视频中,他开篇就忠告高考学生:不要报建筑专业。并表示:希望还没有太晚。

他用身边的样本,佐证了这个观点。来自四川地区建筑学专业排名第一的学校,在本省就业,叠加这两个buff,本应是easy模式,实则不然。毕业一年,已有一半以上的同学离开行业,剩下一半也有许多人考虑转行。

回顾入行的日子,“水怪”说校招很顺利就入职设计院。最开始也是自愿熬夜加班。他平静地描述着:一个周日加班到深夜12点,领导还嫌弃自己的设计不够好。第二天赶早班飞机回老家,也没能赶上见父亲最后一面。

在接近三天没睡觉,并面临元旦加班三天,无调休的要求下,他选择了裸辞。

领导问:“你明明家庭条件不好,为什么不愿意老老实实的加班?”

“水怪”反思这份工作带给他的是什么:能赚到钱,体面地生活吗?能陪伴逐渐年迈的亲人吗?能寄托自己的理想吗?好像都不能。于是他的选择就变成自然而然、情理之中的了。

“水怪”目前在做建筑新媒体工作,有了更多时间阅读、旅行、欣赏建筑。规律的作息和平和的心态让他焕然一新。他相信,只要轨道正确,不断前进,终将抵达自己设定的目标。

 

土建类招生遇冷

2023年7月19日,本年度广东省普通高考本科批次正式投档。当天,广州大学土建类专业招生“遇冷”一事引起关注。该校普通物理类的规划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组最低分453分、最低排位213265,相较往年大幅下滑。

通过梳理广州大学2023年广东本科批投档情况发现,除规划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组外,其他专业组投档分都正常。规划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组最高分590分、平均分549.18分,但最低分和最低排位却异常地出现大幅下滑。

近年来土建类专业遇冷已不是个别事件,同济大学、清华大学等顶尖名校都意外遇冷。比如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在河南招生的投档分从2021年的667分跌到2022年的564分,清华大学将土木工程专业放入提前批次。

 

行业周期论,是否即将迎来转机?

近20年来,土建类专业一直是热门专业,这背后是国家大基建带来的基建热、房地产热。比如1998年国家发行1000亿元国债,用于农田水利、铁路交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2008年国家出台4万亿元投资计划,主要投向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铁路、公路、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从2000年到2020年,我国城市化率从36.2%跃至63.89%。曾经行业火爆吸引了大量高分考生,也吸引近580所高校开设土木工程专业。

然而,任何行业的发展都有其周期。业内专家指出,面对新科技革命的挑战,随着国家发展模式的转变和工业革命的更迭,土建类行业的发展迎来时代挑战,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成为高质量发展新要求。

一方面受大环境影响,房地产开发不被看好,很多人将建筑学等专业等同于房地产,所以建筑学热度骤降。另一方面,市场上的确存在建筑人才过剩问题,从供求关系来说这属于市场调节行为下的结果。

经济学有一个蛛网定理用来解析产品价格和供求变动周期循环现象。供求变化的周期的长度,与产品生产的时间周期有关。土木行业的学生培养也是这样,过去10年是地产行业黄金期,各大高校都扩大供给,增加了数倍的量。现在市场属于下降期,导致供给大于需求,土木专业学生自然就相对不那么‘吃香’了。”

当然,也有相反的观点。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大学教授周福霖认为,土木工程不是朝阳也不会是夕阳,而应该是“长阳”。他结合亲身经历说:“我毕业60年,这已经是经历第三次土木工程大下马,前两次分别是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所以,没有永远热门的专业和行业,变才是最大的不变,我们要推动传统土木向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转型升级,做好自己才能迎接挑战。”

 

关注细分板块,仍在业内的建筑师谋求出路

任何行业都有周期。从博主“小眯眯眼”分享的经历,可了解大环境中的个人“体感”——

工作的前10年,建筑师职业一直比较热门。2013到2014年,行业出现了低谷,有些毕业生找不到工作,2015年更差。随着2016年楼市火爆,2017年一下子行业又火了,忽然很难招到建筑师。然后又是一个周期,到2022年,设计公司又开始减薪裁员。今年过完年,大量建筑师又开始了艰难地找工作。

当年建筑师职业的火爆是因为房产兴盛,这些年这个职业的动荡,也因为楼市波动。比较大比例的建筑师,实际从事的是地产建筑设计。从地产建筑师转岗到其他类型建筑师,是更好的出路。比如,2022年,做小板块细分领域(芯片厂房)的设计院因为项目太多,就托人推荐建筑师结构师设备师。还有更注重空间设计的项目,以及学校空间改造、企业园区、村落改造、展馆设计等,这些都是绕开大院大厂竞争的板块,所遭遇的行业波动会弱不少。

 

 

给仍在黑暗中坚持的建筑师

站在山顶和山脚,看到的风景肯定不同。

上海都设营造建筑设计事务所总建筑师凌克戈打过一个比喻“如果把设计行业2017年比作股市6000点,那么现在就是2000点,也许再也回不到6000点,但回到3000点4000点是没问题的。”

在其撰写的《如何做一个有钱的建筑师》的文章中,开宗明义:收入多少取决于你为公司、为社会创造的价值,同等资历的老八校的毕业生没有任何理由比其他学校毕业的学生挣得多,工作十年的也没有任何理由比工作一年的挣得多。

在他看来,“高薪攻略”有三招。第一招是要熬得住,找到一个心仪的公司长期干下去,把这家公司的优点都学得差不多,才考虑跳槽。第二招就是责任心——把每一个交给自己的工作都当作自己最重要的事来对待,使出吃奶的力气,拼命做。2006年,29岁时,他说这是破茧成蝶的一年。世博中心投标做过十几轮方案,持续近一年,其中的折磨不言而喻。第三招是敢于亮剑/无所畏惧。没有人一生下来就会,都是边做边学。做什么类型建筑,也都总有第一次。

学建筑的人的确多,但合格、优秀的建筑师不是太多,是太少。要相信,市场会给出与专业水平相匹配的价格。

 

注:文中图片及部分文字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建筑学专业房地产行业行业周期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