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活动 > 春来茶馆 > 春来茶馆 华远论建  > 正文
上海建筑没有多少是属于上海的
发布时间: 2010-08-31   来源:《新周刊》投稿  转载自:日本著名建筑师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安藤忠雄的上海观:上海建筑没有多少是属于上海的

安藤忠雄(图片来源:中海网)

上海是安藤忠雄去得最多的中国城市。关于上海世博会,他的评价是,仅仅做一些有趣的建筑是不够的,首先应该解决的是交通和环境的问题。

 “中国以非常快的速度在变化和发展,这两天脑袋都有点晕头转向了。中国这么快速发展,对很多在中国做项目的建筑师来说非常不适应。”2010年4月中旬,刚从上海到北京的建筑师安藤忠雄说,在他40多年的从业经历中,中国发展的状况,还是第一次看到。

40多年来,安藤忠雄创作了英国伦敦泰特现代美术展览馆、韩国国立博物馆、罗马教区教会、圣保罗大教堂圣台等近150项国际建筑作品与方案。他将建筑视作参与社会的最有效手段。他说上海要办世博会,仅仅做一些有趣的建筑是不够的。安藤忠雄认为对上海这么大的城市而言首先应该解决交通和环境问题,“而不是仅仅造一些有轰动效应的建筑”。

“我们要与上海的历史对话”

几年前,安藤忠雄在自己的作品集中写道:“上海在燃烧。2005年的今天,大概没有哪个城市像上海这样充满活力且日新月异吧。同样对于一名生活在亚洲的建筑师而言,上海实在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戏剧性的舞台。”

安藤忠雄在上海的项目一个接一个,上海是他到得最多的中国城市。几年前他曾大胆评论:“中国建筑再过50年也达不到世界一流水平。”尽管对上海印象不错,但对缺少顶级建筑师作品的上海建筑,却没什么好印象。矶崎新2002年参加上海双年展时,批评上海建筑是胆小鬼。而安藤忠雄则说:“我们看到的上海建筑,没有多少是属于上海的。”他认为症结在于上海发展和城市节奏比较快,出现了快速的城市发展状态。“在这样的高楼丛林里,无法看到是在哪一个城市。建筑本来是辨别城市的一种记号,但现在这种记号的作用在消失。”

唯有外滩建筑入了他的法眼。“上世纪30年代风格的外滩建筑群,才是上海的经典。”安藤忠雄说,“上海有很多商业建筑,但是能够真正体验文化的,能够感受上海历史的建筑所创造的空间,相对来说是非常贫瘠的。我们看到外滩是上海的一个文化沉淀,人们去外滩的时候,也希望找到和自己的体验发生联系的地方,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安藤忠雄也希望自己在上海做的设计,能实现这样一些空间。

“我们在上海做的项目,要与上海的历史对话。我希望做的建筑是能反映当地原有的环境,能够形成强烈的共鸣的这么一种建筑形式。”上海国际设计中心是安藤忠雄在上海接的第一单活。安藤忠雄建筑设计的高度通常不会超过十二三层。而这一次,主楼有24层,高达99米,对他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安藤忠雄说:“体现上海元素、历史记忆,并不一定要借助某种符号,比如上海国际设计中心的围合感(如四合院、石库门的整体性),就有很强的上海味道和东方味道。”但上海国际设计中心作为上海第一幢造型不对称的高层建筑,人们却有些失望,认为安藤忠雄的设计水平不如从前。

责任编辑: 畅言网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