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琳:可持续设计的创新策略--环境的想象
来源:网友一枚怪咖投稿 2016-08-30
郝琳,生于北京,清华大学学士、伯克利加大硕士、剑桥大学博士,现任Oval Partnership都市建筑事务所和Integer绿色智能事务所董事合伙人兼可持续设计总监。其主脑设计的建筑作品屡获国际和亚洲指标性建筑奖项, 如RIBA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国际建筑奖、两度DFAA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奖、两度Perspective透视设计大奖总冠军奖、MIPIM都市更新设计 奖、Bloomberg中国最佳住宅奖等。
面对可持续发展这样的命题,目前对症下药般的建筑,给人以堆砌和倒模的印象,所产生的效能也值得怀疑。环境想象的提出,希望跨越造型、空间、机能这样常态的建筑作业模式,从现实状况出发,鼓励以自然为核心,面向未来的营造思维、社会创新和环境体验。关于这样的论述,可以整理出3 个涉及环境、社会、经济的思考角度。
1 环境的想象源于空间策略和环境计划的紧密整合,是永续创意的开始
关于这一点,我们不妨用“树”做出简单的解释。我们喜爱“树”,并不仅仅因为她的表象与象征意义,而是“树”这样的存在回答了什么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环境的问题。“树”是一个变化的形态, 夏天浓密而遮荫,冬天疏落而加强日照;“树”总是惹人愉悦,常常自然地演变成为社会性的包容聚集空间。比如在中国南方文化里,“榕树头”就包含公共空间的意味。这是一种融合社会生活方式并兼行环保之效的思维, 她启示着人与建筑景观有形和感官的互动,以及已建环境主导微观气候结果的观点。 都市和建筑如同“树”一样,如若健康地成长,需要很好地掌握与方位有关的日光几何学、季风以及地形水文的重要性。“树一样地存在着”的都市与建筑引发更为深层的感染力与微妙想象,表达着环境应有的样子。
环境的想象与风土有关。风土强调在特殊纬度、气候条件下的生活方式和地区营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守护地域风土的态度,受惠于自然的给予,表达对生态系的惜护之情,并借此展开创造力,是我们必需面对的重大设计议题。从环境创建的角度看,目前都市设计重要的发展领域之一是加深了解自然、微气候与建成环境之间的密切关联。与被动设计密切关联的都市微气候研究需要纳入互动设计程序,确保通风环境、日照、采光、舒适度等因素与都市规划和建筑的形态密切关联。这是一个综合若干人与环境因素的问题,并非是单一的科学论证和碳排放问题。若干的研究表明,区域的形态愈为多样,我们愈会得到令人愉悦和舒适的环境。也就是说,整齐划一的新市镇建设和缺乏空间多样性的“速食面”式架构是错误的。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想象—未来世代的都市中会存在无数微观的个体编织成生态的网络,大量种植不同类型的生物群落,如野生花草、树丛、水花园、生物沼池、 甚至是种植当地水果和蔬菜,沿街种植树木和植被,提供多种类型和尺度的户外空间,共享的中央公园、空中走廊,半私密的绿色屋顶和庭院,以及相关联的假日市场、街区活动、商业创意,这不是一幅繁荣而环保的都市景观吗? 花园城市和田园城市转变为城市花园和城市田园。这样逐步建立起来的社区使人感受自然,并重新创造自然景观散发的感觉和生活样式。
从更大的尺度上,我们可以思考如何以自身较小范围的散落的自然环境为原点,以类似农牧渔林的自然方式汇集生活设施、营造社区、保育本地风土水文,进而联络成更大规模的绿色网络。这样关注微观场域,进而拓展成网络的方法不同于常规都市计划的方法。在这样的方向下,类似生态村落模式的社区形态和郊野公园模式的景观生态得以复建,田园般的节水、节能、减废和环保的营造也可以应运而生。
今日的建筑沦为造型的艺术,但仔细观察,却鲜有使用方法、观察角度和思考方式的改变。本期特邀的香港大学刘少瑜教授团队、香港中文大学夏珩博士的文章,从都市大格局和建筑围护细节这两个大小不同的角度着手,探讨空间之于环境的逻辑和互动。我们可以看到,可持续政策、空间策划、连同涉及的技术和工法整合,都在以更为广泛的视点试图达成一个更为平衡,并最终得以长效的方法。
对于空间与环境议程的关联,从技术上讲,今天设计者比以前拥有更为广泛的工具用来深入了解想象下的环境。这些工具正在同创意、工艺性和生产性的变革紧密地整合在一起,并展现出了无限的挑战和可能。类似3D 打印这类的技术,因为生产流程的彻底改革、对产品构造的深层理解、整体上更为精密的加工等因素,所以在新材料、工艺、效率、精俭、成本、生命周期等方面必定会对可持续营造和产业创新产生深刻影响。另外,加之现代通讯技术的帮助, 现代作坊和手艺的多样性可能重获新生,师傅们可以在有竞争力的成本内完成小型的生产操作。有了网络, 推销和分配的成本比以前大大降低了。
2 环境的想象从个人的体验和生活方式开始,进而带动公众的共鸣和产业的创新
具有普遍性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变化左右着可持续发展的走向。生活与生产的关联表明了可持续目标在大规模层面实现的交点途径与整合策略。通过永续生活与环保创意产业的互动推动美好生活质素的现象,在全球和中国渐成趋势。这样的产业,笔者叫做“生活绿产业”。当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和经济结构迈向可持续发展的时候,“生活绿产业”会得到快速的发展。其中,低碳社区规划、可持续建筑设计、环保材料创新是将创意产业与社会转型、经济健康发展、提高竞争力联结起来的重要一环。
比如,关于竹子和秸秆的设计,就是所谓生活着手、产业着眼的方法。深加工的环保竹和秸秆材料营建的建筑,以当地人民最习以为常的素材为起点,深化素材的创新与研发,带动地方知识提升和乡土竞争力。改变生活方式的步伐,虽然始于小小的民宅,但却可以广泛地应用在城乡住居的建造上,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在中国城乡改造的地景中,开发经济、环保、健康安全并且是具有丰富生活质感与美感的环境,也从根本上开展资源深加工和产业整合的思路。这样的作业甚至可以拓展到全球性的行为,地方性的就业和技艺文化传承也可以得到提升。本期中笔者关于毕马威社区中心设计的文章主要是从环境的社会性这个角度,讨论该项目的设计建设;台湾考工记的洪育成和陈佩瑜老师也以“ 木”以为续的实践探索,展现了永续生命的魅力和对未来的企盼。
对于可持续设计而言,未来的价值并不是存在于自然或是建筑物的表象本身,而是环境与其互动者的一种共生效果。所以, 如果我们仍然把设计视为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 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围绕新的自然观和因此可能产生的生活方式和产业变革而展开讨论。虽然可持续发展最终牵涉到根本的政治决策和道德转化,而累积起来的效应却是从无数的关于自然观念和社会创新的微妙变化开始的。可持续都市与建筑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认识到未来社会经济模式可能发生的不同变化,理解自然变迁在变革中的角色,以及成熟的自由美学和科学技术对于自然认知和经验的互动, 进而通过非线性的方式来组织建筑的不同角色,解答环境、社会发展和生活价值的本质问题。
3 环境的想象推动更具社会意义的个体发展和社会融合
对于今天的都市与社区营造的观察和质询,恐怕迫切需要回应的问题是有关个体发展和社会建设的关系。这样的关系不是建立在挣快钱、炫富、成王败寇这类的基础上,而是在基层百姓中鼓励永续价值的认同并培育成就感。这样的价值体系关乎未来,是自然保育、环境创新、社会生活、文化自尊和个人成长之间更为深层的新秩序。环境的想象鼓励个体发展,进而转化为社区营造性的社会创新运作方式。泥瓦匠、木匠、果农、菜农、技工等各行各业都可以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巩固并拓展知识与技巧,重获对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控制,加强永续自力更生和信心。可持续的准则和道德也可以逐步藉由个体创造和市场经济落实,个性和自我满足也成为创新的驱动力。
像自然系统一样,环境的想象依赖于多样性的存在和共同的作业。工艺与技能的多样性和开放性发展有助于包容性城市和建筑的生成,从而减轻社会排斥。 本期中,安吉的赤脚建筑师任卫中老师就是在家园再造的过程中探索着新乡土的工艺技法,也逐步树立了农民的尊严和成就感;同济娄永祺、港大林君翰和Joshua 等一众教授,也以优质的多元公民建筑和“设计丰收”这样的开放思路启蒙地域性的永续方法,协助地方百姓开明地获利,并在变革中争取优秀和机遇。这样,一批个体和社区性永续经营模式凸显出来,达人们也会聚集成社会的先进榜样和“劳动模范”。香港中文大学朱竞翔教授的文章,以个案深刻地指出了作为设计创新之于整体社会转化的影响力问题。巧合的是,本刊所邀的剑桥大学Michael Ramage 教授的实践,正是通过融汇传统和科学,而达至创新精俭,巧妙地与瑞士工程师马亚尔(Robert Maillart) 对话。
以上3 方面都是在思考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如何以可持续的设计引导“物本”世界到“人本”世界的转化。看待变化和相应的策略,真正要观察我们看待世界和自我的角度和方法有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设计未来,实际上是世界观、社区观以及生活在城乡中的每一个人的价值问题。我们不仅要针对变化的趋势,更应思考变化的缘由,以及评估新的设计维度和设计力量在哪里。
文章中所涉及的探讨,呈现出反思现状而引发的多元变化,实证地反驳了可持续设计可有可无这样的无稽之谈。这些思考企图在国际化与地方文明的交错、冲突与协调之中加深对营造的理解,并探寻未来的可能性。这样的群体思考和实践摆脱了目前建筑界机能主义的现状、对时尚意象的迷思,以及对建筑所可能带来的深刻变革的疑惑。可持续的诉求, 说到底,是让设计回到“建筑因何重要”、“我们为什么建造建筑”、“人与自然的关系”这类基本的问题,以一个更为宏观和远见的视野把营造的艺术和科学建构在人类的福祉和自然的长远利益之上。今天,作为设计师的我们所作业和营造的都市,虽然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但却仍具强烈的象征和引导意义,这种象征意义来自于将无数的广泛个体意识逐渐转变为多样化的公众认知和集体形象。本期特集所展开的讨论和思考,冀望建筑师能够深具这样转化和汇聚公众意识的正面能力。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